2020/11/11
如何用设计,解决办公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?
本案的委托方是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(文管办),但未来场所的使用方却是“2+1”,不仅新增评弹团进驻,委托方的并行单位文物保护管理所(文保所)也会合并办公。文博行业人员喜静,戏曲行业人员喜动,两种极端环境需求的单位需要在一栋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空间里共同工作,BES需要为此构筑一个可以满足未来日益变化的功能需求共融的空间。
改造的前提是要读懂建筑,就如同激光扫描仪般快速地解析建筑结构与空间,经“望闻问”后,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BES坚持最大化的发挥场地现有空间优势“中庭和走廊”,以“中庭”将建筑分为左右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,分别用作文管办+文保所和评弹团的办公与商务场所,确保不同单位间的私密性;以“走廊”又将两个空间连通,为公共功能属性的共享创造了可能性和便捷性。
建筑面积虽然达到2000㎡,但由3个单位进行分割使用,空间就会显得局促,往往需要通过牺牲平均面积来实现功能需求的全覆盖。BES在设计中反其道而行之,把“共享办公”的模式引入,把使用频次较少的功能从个体单位中剥离出来,以共享的形式提供自助服务,提高空间的有效利用率。
BES发现,三家单位虽然职能不同,但同属文化艺术范畴,彼此间存在日常社交与学术交流的需求,所以打造不同主题“庭院”,以点状分布,为需求的实现提供了空间载体。